读经六小篇视频之二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王财贵教授:什么是六小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76ojmwvc&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时间:己丑年正月初十下午(2009年2月4日)
地点:深圳梧桐山
主讲人:王财贵
录音提供:方哲萱
文字录入:廖智楷
修订:王财贵(2012年9月11日,第二次修订)
一、开场白:从人性出发
各位朋友,大家好!(鼓掌)
本来过年是要休息的,不过,因为朋友的热情,就不让我休息(笑)。我在过年时节,有机会跟这么多关心教育的朋友见面,其实也舍不得休息,我很乐意来跟大家谈一谈。
读经教育,有些人还是不很了解,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有些意思没有完全表示——虽然我推广读经这么久,讲了这么多场演讲,但大部分演讲都在倡导基础理论,今天好像给我一个比较特别的题目,要我把读经教育构想中的全程规划来作一个完整报告,所以今天的演讲是很特别的。有关读经教育,我讲过一千场了,今天是第一千零一场,今天最特别,所以,今天参加的朋友都是很有福气的,(鼓掌)。其实说特别也无所谓特别,西方有句谚语说:「天地间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但现在我们讲读经教育,好像对于当前,也可以说对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乃至于对西方三百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比起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西方的教育体制——读经教育好像显得非常特别。
不过,我刚才说,天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讲教育、办教育,本来就不可以特别,它是最平实的东西,哪一个人在教育中耍花样,哪一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给教育做一些特别的不一样的新鲜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与做法,通通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胡作非为。因为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而普天之下,千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没有古代跟现代的差别,也不可以有东方和西方的差别。天下间任何事情,总起来只是一个道理。将天下所有的事,总起来看成是一个道理,就好像朱子所说的「统体一太极」,从这个总体的道理,下放出来,有许多个别的事物,每一个个别的事务,也都有它的道理,这叫「物物一太极」。人生在天地之中,天地以道理来运转,人生也以道理而存在,要把人生过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按照做人的道理,这做人的道理就是「人性」。我们开发人的人性,教出合乎人性的人,这一种工作叫做「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是这样,请问:教育可以不可以随便耍花样?可以不可以任凭某种喜好,今天来一个特别的理论,明天来一个特别的做法?教育可以不可以古代跟现代不一样?可以不可以中国跟西方不一样?照以上说的「统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的道理来讲,应该是不可以的。然而,我们明明看到现代教育跟古代的不一样,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不一样,而读经教育跟别的教育不一样。我们或许应该产生一个疑问:到底谁对?要么甲对,要么乙对。如果甲对,乙就错;如果乙对,甲就错;或者两者都错,不可能两个都对。
今天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教育再也没有疑惑,让天下的教育都归于一个道理。假如我们今天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不合道理,你千万不要听从,假如你听从了,你就是自找麻烦;但是假如今天所讲的是道理呢?请问你要怎么办?现在请各位,先自己摸着自己的良心,然后做一个对自己的期许,告诉自己说:「假如我听到的是道理的话,我就要照着做!」假设今天讲的果真是道理,而大家又都照着道理做,那大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是就一致了吗?
但是,这个道理,是不是凭在座各位听起来是道理,就可以算是真的道理了呢?假如有古人在场,古人会不会说,我们生长在两千多年前,我们跟你们现代人不一样,如果有西方人在场,他们会不会说,那只是你们中国的道理,我们西方人的道理不是如此的。会不会这样呢?古人说:「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假如天不变,地不变,道也不变,而人性也不变,那么开发人性的办法就不可以变,所以古人如果在场听讲,你认为合理的,古人必定也要认为合理。现在我们在深圳演讲,就是有新疆、蒙古人来听讲,他的认识也要跟你一样,就是外国人来听讲,乃至于外星人一齐来听讲,通通要一样!要不然,必定有某些地方不合理了。那么谁来评判合理不合理呢?是不是由我来评判,我评判,怎么能够做标准呢?那是不是由你来评判、你评判,我不同意,难道以你为标准吗?还是我们两个合起来说,我们两个都一样,就以我们两人为标准呢?那别人呢?所以,现在要跳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习气,跳开自己的学派,甚至跳开自己时代,自己的民族,来做一个客观的思考。这谈何容易呢?
当然,说不容易是真不容易,因为人人有自己的意见,人人都尊其所闻先入为主,别的意见,新的意见,往往被他排距在外,这是人之常情,要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很困难的。但是说容易也很容易。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仁德的人,意思也就是说做一个合理的人,有理性的人,光明的人,他立刻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们刚才一直说什么天的道理,地的道理,道的道理,讲那么多的道理,好像很高深、很遥远,不然!假如你是人,你就有这个灵性,你就有这个能力,你就能够判断是非。一般人只是故意的装作不知道;故意的固执已见;故意的要吵架,其实心中一反省,每个人几几乎都了解道理在哪里,也都几几乎了解自己其实是正在狡辩。所以我们现在把心打开,把气放平,我们依照道理而思考,不要故意的把道理关在门外,我相信,这样子,「虽不中,不远矣」。退一步讲,如果不能够马上达到精纯、客观、光明,其实每个人按照自己当下的心灵,随时思考,随时扩充、长进──当下能思考到哪里,扩充到那里,居在什么层次上,就按照那个当下所体会到的丰富度与高度,尽心尽力,老实做去,就已经对得起自己了。最后会发现人人所思所行,也相差不远,而可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了。而各位知道,这个道理不是在我这里,不是在你那里,不是在他那里,也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不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它是统天地、贯古今,都是一样的,当我们能够打开心量,则能与天地古今的道理相照映,相呼应,相融汇,我们便会感觉到:「我是一个真正的人,立在天地宇宙之中堂堂正正的人!」(先生小声说:「鼓掌」,大家鼓掌)你所说的话,你所做的事,就是堂堂正正的话,堂堂正正的事。用这种心态来面对教育,你就可以跟自己说:「孩子啊,我是尽了力了,我是按照道理来教你的,我把你当作天地间宝贵的、难得的一个小孩,我想要把你培养成真正的,不辜负你这一辈子的一个象样的人!」你也就在这样的自觉上,找到安慰,而察觉到:你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庭,对得起国家民族,对得起天地祖宗!(鼓掌)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教育,虽然题目叫做「读经教育」,照刚才说,没有一种教育是特别的,「教育」而加上「读经」两个字,就显得有一点特别,这是不大应该的。教育就是教育,哪有什么什么等等教育。不过,世界的事情,有些时候,很不得已,所以,我们现在加个「读经」说教育。我希望我讲到最后的时候,可以让大家认识到:「没有所谓的读经教育,只有把教育办好,把教育做得对,这样就是了。」而另外一种认识是:「原来要把教育做得好,做得对,就要走读经教育的路,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如果这样子,那我们推广读经,就很有意义了。我十几年一路走来推广读经,我都随时勉励自己:一定要按照这一种的心情、态度,来讲读经教育,来推广读经教育。假如有一丝一毫,为了自己的私心,乃至是因为我的天性,我的习气,我的老师,我的学派,我的民族,如果有一丝一毫这样的掺杂,我都觉得我对不起我自己,当然也对不起来听讲的人,对不起所有因为听我的话而让孩子读经的所有的家长跟孩子。我不敢,我不敢负这么大的责任。所以,再开讲以前,先跟大家约定:今天不是我来讲一个我的什么见解,也不是要说服各位,而是,我想要跟各位一起商量,一起来思考:如果教育有教育的道理,第一点,它的道理在哪里?第二点,我们是不是应该按照道理来做?全部的教育道理只不过是这两点。(鼓掌)
刚才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人性,其实就是,好好的,恰如其份的,让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下一代,让每一个人的人性,都能够得到最好的长进,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以教育工作怎么安排,最最重要的,就是要依照人性来安排。怎么依照人性?要随时、随地体贴人性。那么人性在哪里,我怎么体贴人性?我们本身就是人,人性本来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心中,应该是人人当下就可以了解的。不过,我们到底是不是真有透彻的了解呢?
我建议我们应该把「人性」这个观念,一方面做广度的了解,一方面再做深度的了解。也可以说:把人性做全方位的、立体的了解。请注意:这句话里蕴含了一个没有讲出来的意思,就是:是不是有些教育的理论,它没有关涉到人性的全面,没有立体的把握人性?也可以提醒我们,以后遇到任何的教育理论,都要去问:它可曾对人性有所思索?人性的丰富,人性的深远,都关涉到了吗?还是它只看到了人性的一个面向,一个层次。如果它的面向,又只是很偏颇的面向,那个层次,也只是很低的层次,它怎么可以提出来公诸世界?我们怎么可以去相信这种理论而拿来教我们的孩子?说句不客气的话,有许多闻名的教育家,往往以偏见,以庸俗,来发挥教育的道理,来障碍人类的生命,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以我们不要侈谈教育,要谈教育以前,应该对人性有全面性的了解。
再来,教育是要付诸实践的,我们既了解了人性之全,怎么对人性的全面做开发?我们就得知道另外一个道理,就是:人既然是活在世界上,这个世界,是由时间跟空间交集而成,空间即是环境,一般人都知道环境对教育是有影响力的,但是时间对教育的影响更为重大。什么意思?一个生命在时间中成长,所以教育的道理,也包含我们对于人生成长阶段的了解,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内涵之一。所以人性有一种直接的内涵,就是它的含量有多少,另一种是在教育的实践历程中,我们如何地配合人性开展的程序,让人性在不浪费任何一个生命阶段的情况下,恰如其分地把所有人性依照人生发展程序而开发出来。我们对人性要有这两方面的思考,假如对这两方面有所了解了,我们就可以去安排教育的全程,用现代话来讲,就可以有「教育的生涯规划」。近年来,流行「生涯规划」,其实,对自己的人生历程能够有所规划的人是不多的,一般人对生涯是没有什么规划的,他的人生就是误打误撞,一辈子只好期待瞎猫是否能够碰到死老鼠,这一种人,他的前途是很可怀疑的。当然,如果有了良好的生涯规划,也不保证一个人的生命发展能够合乎他的规划。但是,你如果不好好去规划,必然只会浪费自己。更进一步,有了生涯规划,我们请问这个人,他是什么时候做他的生涯规划的?大概都在这个人已经有了相当的年龄、身份、地位的基础了,他才想到:啊,我应该对我的人生的将来有所期许。
所以,如何规划整个孩子的教育历程,我们应该从头说起。「从头」是什么意思?就是从时间的「头」说起。在时间中,我们渐渐的展现它的丰富性,透入到它的深刻性,成就它的完整性。如果你发现我讲得还有缺憾,有漏洞,请你在心里面把它补足,将来你可以向别人倡导得更好。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这个责任,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全天下的孩子,要了解教育的道理,而且一定要去倡导。因为假如天地之中,有一个孩子生下来,没有受到良好的启发,让他白活一辈子,这都是我们的遗憾。尤其是有孩子有学生的人,从明天开始,不是,是从今天开始,要立刻付诸实践。从今天什么时候开始呢,从你懂得的那一刻,所以我预测,等一下我们演讲,越讲人会越少,因为都离开了。为什么他提早离开?他不忍再浪费一秒钟。(笑,鼓掌)而今天的演讲成功不成功,就看事先离席的人有多少,(笑)如果都走光了,我就知道成功了,(笑)如果都不走,呵,真是,还没有说服你了,还没有打中你们的心,打中你们的心你们一刻都等不及了!
我们从头说起,我们说一个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教育?这是教育理论最最重要的部分。我话里有话,意思就是说,假如你去听到某种教育理论,它居然没有告诉我们,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你立刻要判断这一种教育理论是不完整的,它只从那个学者注意的时候开始,那个开始是随意的,你假如依照它的理论去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你就浪费了他之前的那一段可以教的时机。比如说,现在我们家长都认为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六岁。有的家长比较聪明,他认为三岁。或者六岁,或者三岁,全世界都这样。为何是六岁?为何是三岁?如果真是六岁或三岁?也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何如此的道理,更从来没有人反省:「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如果我们一步一步地去问,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不是六岁,不是三岁,甚至不是出生以后。教育既然是对生命的开发,我们就应该想到一个问题,可能应该「从有生命的那一天开始」。如果,你认为太早的教育是无效的,那你也应该从自己认为有效的那一天开始。总之,你一定要心里有一个谱,有一个底,确实知道到底是从哪一个时刻开始,如果没有这个谱没有这个底,就代表你是糊里胡涂的生孩子,糊里胡涂的教孩子,一堆大胡涂就教出一堆小胡涂。(众笑)大家都胡涂的结果呢?大家都不会怪大家,整个世界也就相安无事,天下太平!(鼓掌)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教育家,发明了那么多的教育理论,尤其近两三百年来,西方的教育家真是人才辈出,每一个人都光辉万丈。我就想请问:有哪一个教育家教我们,人生教育要从哪一点开始?如果没有,我就觉得他不够完整。有些名声显赫的人物是不一定可信的,因为他不曾对人类的全体做过考虑,他随便说说,他依照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他自己做些实验,他就做出结论。你随便相信,盲从,你就害了你的孩子了,这是很可怕的啊!刚才说,教育的时机,尤其是教育开始的时机,是教育理论最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人既然在时间中长大,时间一去不复返,所以错过的时机,永不再来。还有,人若对生命的现象有稍微的观察,便很容易在所有的生命中看出来,越早期的学习,对一辈子的影响越大,乃至于早期某一段时间的学习,是供给他将来一生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将来发展就受到限制,而且这个限制是永远不可能再突破的限制,这一辈就真的完了。什么叫「基础」?「基」就是房子墙面的墙脚以下,埋在地里的部份。什么叫础?古人建房子,用木头做柱子,木头容易受潮,所以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一块石头承受着,那一块石头叫做「础」。所以「基」字是土字旁,「础」是石头旁。建房子必定有其基础,基础如果打不好,不稳定,请问能够盖高楼吗?如果勉强盖到二楼三楼,发现房子摇摇欲坠,能够一面回头打基础,一面继续建吗?不可能的,一定要把房子拆掉,再重建。不过,建房子的人,老早就有「蓝图」了,有房子的「生涯规划」了,所以很少人会笨到房子的基础要重新调整的。当然必要时也是可以的,因为建筑是物质性的,大不了拆掉重来。但是,如果是一个生命,一个人,在时间中成长,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基础打不好,好像地基只够盖二楼,就永远盖不了三楼,这不就完了吗,生命的前途不就受了限制了吗?而这个限制从哪里来?是从很早期的时候,是在他生命还没有成长到足以自己反省自己发挥的时候,由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连手把他的整个生命捆绑住了,而这个捆绑,是无形的绳索的捆绑,有形的可以解开,无形的是解不开的,只好终生残废!(鼓掌)
回到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祖先就讲过「胎教」。但祖先也没有正式的说,也没有完整的讲,他讲胎教是笼统的,而且文献很少。历史上曾有几句话记载周文王的母亲,周武王的母亲,做过「耳不闻恶声,目不视恶色」的胎教,是不是真的呢?也可存疑,文献这么少,又是缈缈茫茫的事,我们怎么能相信呢?所以要存疑。但是你存疑的份量,也就是说你对它起疑惑,是非常重大的疑惑呢,还是少分的疑惑?这里又有个人见识的不同。假如你的疑惑只是少分的,那你可能采取「宁可相信」的态度;假如你的疑惑很大,几乎认为是假的,那你就会小心一点,或许嗤之以鼻,或许想再做研究。总之,古人说胎教,我们是有权利不相信的。但是,现在西方人,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做出研究,虽然不是为了胎教,但是可以供教育界做参考,就是他们发现:胎儿三个月到五个月,就有了脑神经系统的发展,而且先发展的脑神经系统是听觉神经系统。脑神经发展对教育非常的重要,因为脑神经发展几乎就可以等于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家家户户都想生聪明的孩子,什么叫聪明的孩子?现在我们可以用简单的一个观念来代替,就是「脑神经发达」。如果所生的孩子脑神经不发达,这个孩子啊一生就是来受苦的,而且连带了家长啊,老师啊,都要受尽千辛万苦。所以脑神经发展的消息,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在这一个地方就应该注意了,但,很可惜的,虽然这一医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公布几十年了,但是,做教育的人,一直还不把它当做一回事。所以顺便提醒各位注意一下:世界上所谓教育学家,往往是很迟钝的,有些时候是不可信的,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不够认真,所以不知道求新求变。今天我们就要注意这个研究成果,说三个月到五个月,就可以观察到脑神经的发展,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凭此决定教育应该从三个月到五个月开始?我另外举一个医学的报告,说一个人患癌症,不是一天两天患上的,癌症细胞渐渐的变形增生,到仪器可以检测得到,都已经是经过二十年到三十年的累积了,仪器是很笨的。我们现在依例来说,如果让人可以用仪器看到胎儿的脑神经,那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发展了,对不对?人类能只能看到表现出来的东西,它的原因都在很深远的地方。所以,假如你相信西方人医学报告,三个月到五个月看到了脑神经发展,我们就要推想,可能在更早的时期就开始了,至于早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宁可相信是从受胎的第一天开始。因为他是生命,所以我提倡:有生命就可以接受教育,有生命就有教育的效果,或许我们看不出来,还没有感觉得到,但并不是没有!假如我们这样看,就把握到教育的时机了。
注:本视频全文稿在: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网站http://www.aidujing.com/a/1972.html
⊙ 【视频】读经之路
关注本微信平台
长按二维码
关注